近段時間,桑樹已吐露新芽,嫘祖鎮嫘桑緣公司組織桑農搶抓農時,采摘今年第一季桑芽茶。
嫘祖鎮啟文村綿陽嫘桑緣公司的1000畝桑茶園滿眼新綠,新抽出的桑葉嫩芽青翠欲滴。50多名村民正在嫘桑緣公司負責人岳鯤的指導下,有序采摘鮮嫩的桑芽,用于制作今年首批明前桑芽茶。
隨著桑農指頭翻飛,一朵朵嫩綠的芽苞落入掌心。這個活兒看著簡單,實際是費功夫的,熟練的勞動者每小時最快可以摘取1斤左右。
長生村村民 楊興華:摘桑芽是個慢工活,(一天內)摘得快的是13到14斤,動作慢的是10斤左右,大概一天最少要掙70-100元左右。
嫘祖鎮是蠶桑之鄉,村民一直有栽桑養蠶的習慣,栽桑養蠶歷史悠久。在引進龍頭企業,延伸產業鏈,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,嫘祖鎮堅持“不占用良田,不與糧爭地”的原則,通過流轉、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,大力引導群眾在二、三臺地栽植桑茶,提升群眾“造血”功能,讓綠色生態產業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。
長生村村民 楊興華:我們干這個活,不但把家照顧了生產也做了,從3月份起我們就來摘桑芽,老板對我們很好,一個月大概掙2-3千元,一年要做6、7個月,還是很不錯。
綿陽嫘桑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岳鯤:今年的氣溫比較高,開春比較早,我們已經開始摘桑芽、做桑茶了,每畝地已經摘了200斤左右的桑芽,價值3千多元,一直到6月份桑樹進行夏伐的時候,每畝還要增加產值6千元左右。
栽桑制茶讓企業得到發展,周圍村民能找到就地掙錢的機會,更讓村民通過栽桑賣桑芽有了長期穩定的增收渠道。
長生村村民 王旭清:我們前幾年栽的桑樹,今年賣桑芽賣了3-4千元,到6、7月份要賣7-8千元,這個收入很不錯。
綿陽嫘桑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岳鯤:今年老百姓的桑芽,我們全部收購,價格不低于去年。
地里忙著采摘,桑芽茶生產車間忙著制茶。采摘回來的桑芽根據長度和品級進行殺青、風冷、揉制、塑形、烘干制成桑芽茶。
綿陽嫘桑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岳鯤:我們每天采摘的桑芽當天就經過殺青、揉制、冷卻、烘干等工序制成桑芽茶,原料不過夜,才能保證桑芽茶的質量和口感。我們制作的桑芽茶系列除了在省內銷售外,還遠銷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西安等國內大中城市,目前,產品供不應求。
據了解,嫘祖鎮已發展桑茶樹1000畝、桑樹2000畝,年產值達1200多萬。栽桑制茶,栽桑養蠶既為全鎮群眾提供了一個長期穩定的增收產業,又實現了美化生態、帶富群眾的目的。